您当前位置:尊龙凯时网址 >> 新闻中心 >> 正文

从意大利留学回国,他为啥一头扎进南疆-尊龙凯时网址

作者: 米日古力·吾    来源: 新疆日报    日期: 2023-02-10

  他是河北人,曾在意大利留学,然而回国后却一头扎进南疆,走遍几百个乡镇村落,为了啥?

  为了木卡姆!

  他是谁?

  王江江!

  他与王洛宾同姓,虽没有王洛宾那样家喻户晓,但对民族音乐同样有颗热爱的心。

  寻找让世界认同、尊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唱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为了追逐这一梦想,他寻访了13年。

  “阿拉木汗在哪里,新疆是个什么样。天山南北好地方,各族儿女爱家乡……”王江江最新创作的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他对新疆的真情与挚爱。然而13年前,他并未想过会来新疆。

  “一段悠扬的木卡姆旋律让我和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王江江说。

  王江江从小热爱音乐,大学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之后在意大利米兰深造,主修歌剧表演与作曲。留学的近3年时间里,随着对西方文化深入了解,他更加坚定寻找让世界认同、尊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2009年回国后,他开始了寻访之旅。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西……都留下他的足迹,而新疆则是一个意外!

  一次,王江江在电视上看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表演。“直击心灵!”他瞬间被震撼了。

  “维吾尔木卡姆曲调跌宕起伏,歌声高亢激昂,那么多细微的变化,那么多情感的交织……”初次“相识”,木卡姆就深深抓住了王江江的心,他立刻决定,“去新疆!”

  2010年7月,26岁的王江江开启了新疆文化寻宝之旅。他以志愿者身份在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中心做民间艺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幸运的是,一到莎车县,就赶上当地一年一度的木卡姆大赛,让他近距离享受了一场精彩的音乐文化盛宴。

  “木卡姆特色非常鲜明,在选用歌词、段落反复、伴奏手法、旋律装饰等方面,都随着歌者、乐者的不同而不同,这是用音乐进行心灵的咏唱。”一提起木卡姆,王江江便滔滔不绝。

  以音乐为纽带,王江江与维吾尔族群众交朋友,与民间艺人席地而坐同歌唱。他发现,木卡姆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但当地却没有一套完整的民间艺人资料。

  “木卡姆影像记录大都是群像,没有个体故事,我要为他们每个人建档,有姓名、出生年月和照片,还要有传承经历。”王江江萌生了这个想法。

  一路寻访一路歌。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从喀什到哈密,从和田到伊犁,王江江走遍新疆300多个乡镇村落,通过影像、录音、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整理了2000多名非遗传承人的音视频资料。其中,除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麦西热甫,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曲子、维吾尔族赛乃姆、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花儿(新疆花儿)、蒙古族长调等。

  2018年,作为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第五集《心传》的主人公之一,王江江带观众了解、感受、品味吐鲁番木卡姆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美丽新疆。

  2020年,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新疆艺术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王江江带领团队对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展开新一轮的记录与整理。深入民间走访了200多位传承人,目前已记录完成十二木卡姆12部、吐鲁番木卡姆12部、哈密木卡姆12部、刀郎木卡姆9部,传承人口述人物志77部。

  “乡亲们说,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时,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王江江说。

  “新疆各族群众特别热情,走到哪里都有灿烂的笑容和热情的拥抱。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唱歌,就像一家人。”王江江说,在挖掘、记录整理新疆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学会了维吾尔语,习惯了喝奶茶、吃馕、抓饭和拌面,走到新疆任何一个地方,随意敲开一扇门,主人会跟他热情聊天,离别时请他有空来吃饭,这种感觉很温暖……

  如今,王江江在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王江江在新疆的365天”账号,陆续推出木卡姆演奏的短视频,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新疆音乐之美。

  “我热爱木卡姆,记录、传承是我的责任,这条路任重道远,我会坚持走下去。”王江江说。

[责任编辑: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53516
网站地图